2017年9月18日 星期一

自制力的重點不是忍耐而是相信自己

自制力的重點不是忍耐而是相信自己
《忍耐力》書介:知名的棉花糖實驗告訴我們,能延宕滿足、不急著吃棉花糖的孩子,未來的人生會比較成功且幸福。 但作者棉花糖實驗之父沃爾特.米歇爾(Walter Mischel)說,「先別急著吃棉花糖,但吃了也無需懊悔」,因為無論幾歲、意志力跟耐力都可以後天培養。
最近我在一些幼兒園發現,孩子脫尿片的年齡愈來愈晚,很多年輕爸媽覺得「不要勉強小孩」,反正長大了就會脫尿片。沒錯,長大自然就會,尿片也沒多少錢,但爸媽不知道的是,父母過度的開放、不勉強,孩子在心理發展上會因而錯過了一個「自我控制」的歷程。
孩子在成長的歷程中,有機會去感受從「不會」到「我會」,學習自我控制,這是個很大的心理力量。這就是《忍耐力》這本書要說的重點:「忍耐、自我控制,內化成自律」的能力。
意志力不是天生註定,是一種「可後天學習」的認知技能。
一九六○年代棉花糖實驗,是觀察一群幼兒園孩子們,能否發揮足夠自我控制,忍住二十分、不吃眼前的那一顆棉花糖。這本書走「認知行為療法」,實驗的重點在物質的延宕滿足。
而我們一般親職教育在談的「忍耐力」則包含:物質跟精神的延宕滿足。比方現在孩子的物質欲望很多,要求每天要玩電腦兩小時的同時,能不能考慮到後面的學習跟成績?精神上的延宕滿足則有點像「挫折容忍力」,如果在工作上表現遇到挫敗,能不能自律、爬起來再往前,一直到成功。
後來棉花糖實驗延伸出很多研究,大多在談從小能忍耐的孩子以後人生會比較幸福且成功。但作者在書裡也強調,實驗並不是為了要「預測」什麼,而是想知道那些能等待的孩子「是怎麼辦到的」。而且意志力不是一出生就定型,可以透過後天的訓練增強。
自律不是變得堅強或直接說「不」就辦得到,而是「思考上的改變」。過去的父母常用命令、恐嚇跟要求讓孩子忍耐,比較新版的父母大概知道可以用「轉移」。
這本書跟其他講紀律的書不同、而且最棒的地方是,提供了多元且經過驗證的科學方法,來幫助孩子發展忍耐力。萬一你的孩子面對誘惑時只有一招、又剛好沒用,這本書剛好提供很多策略。
自我控制的核心策略:冷卻「現在」、加熱「未來」。
書中提到「加熱未來、冷卻現在」的觀點很有意思。認知科學發現,面對誘惑時,人類大腦中有兩個「冷熱」系統在交互運作,熱系統是情緒、本能反射跟潛意識,冷系統則是認知與沉思,熱反應快、冷啟動慢。在棉花糖實驗中,實驗者會跟孩子提到「未來跟目標」,告訴孩子等一下、便會得到更多棉花糖(加熱未來),另外則用許多「轉移焦點」的方法來幫助孩子(冷卻熱系統)。
自律可以透過教育跟不斷練習來建立大腦迴路,如果一開始沒有建立自律迴路,反而建立了放任迴路,那就得加以「重建」。但我比較擔心,現在的父母一開始就「不建立」自律迴路。
三月底我參與一個「育兒困擾排行榜」調查,讓爸媽勾選認為自己做得好跟不好的教養,大多數爸媽認為自己做得好的是「愛的教育」,懂得聆聽、尊重孩子,但做得不好的是「管教」。
現代爸媽只會愛、不會管,但自律能力不教,不會自然長出來,有些爸媽會覺得「我不要勉強小孩脫尿片」,脫尿片要花時間訓練、又耗費心力,這種「不勉強」的輕鬆育兒觀點很容易在網路上流傳開來,造成像是「忍耐力」這樣的科學教養理念卻無法讓爸媽知道,相當可惜。
自律的鍛鍊也因人而異,因材施教,視年齡、特質來調整。我大女兒從小就非常有自制力,她一歲多就能忍到等晚餐後、再吃桌上的蛋糕,她天生氣質就非常自律。教養上,我們會避免不自覺強化大女兒的自律,以免「熱系統」出不來。
二女兒則是一看到棉花糖會馬上吃掉,這個特質讓她在某些地方發揮得很好。如果半夜她忽然想到新點子,就算半夜也要爬起來畫。教養上,必須提供策略讓二女兒學習「冷系統」。
讓孩子學會「凡事要考慮後果」,擁有「相信自己做得到」的念頭。
負面情緒跟過度壓力會影響自制力的培養,當孩子有負面情緒,尤其程度較強、維持較長,往往正是情緒教育成熟的時刻,但很多爸媽會輕易蓋過或掃除壞情緒。比方孩子考試考差,放任型爸媽說:「不要想啦,睡一覺就好了!」嚴格型爸媽則說:「考不好當然的啊,我看你前面都在玩!」這些都是爸媽在解決自己的問題,但孩子的困擾並沒有解決。愛很簡單,但要怎麼愛到對方心坎裡,爸媽要學會換位思考跟同理心,不只處理自己的需求。
我建議爸媽仔細翻閱《忍耐力》,但不要回去馬上實驗,也不要標籤化以為:孩子忍不住、吃了棉花糖,一生就完蛋了。或每天對孩子想吃的食物說「等一下」,因為這是「為了你好」。
重點不是在「忍耐」,而是讓孩子找到更大的正向動機,抱持自己做得到的信心,在一次次練習中,讓自己的冷熱系統運作良好。
親子互動守則
教養提醒
1.轉移注意力:楊俐容建議爸媽幫學前兒轉移焦點,學齡兒則要利用策略引導他們澆熄熱系統(比方把軟軟、香甜棉花糖,想成白色、圓柱型),最後想著美好未來(能等待就會有更多棉花糖),慢慢練習內化、自動化。
2.如果-那麼(If-then)計畫:平常就練習造句,「如果甲同學上課找我玩,那麼我就不要回應他,然後對自己說我現在要專心上課」。透過訓練,在緊急關卡快速啟動冷系統。
3.建立「凡事想到後果」的習慣:衝動的孩子需要了解「支配感」跟被正向期待,知道自己能做些什麼來改變、決定自己的行為,「衝動」就不再是無可避免的命運。
4.「停、想、選、做」:台北市中山國小資深特教老師顏瑞隆建議的四字訣,在孩子即將失控時:停下來或離開現場、想想我現在怎麼了(嘗試辨識情緒跟源頭)、我有哪些策略可以幫自己也不傷別人、最後去實踐它(或求助大人)。
5.天使惡魔對話法:台南市南大附小老師溫美玉常在課堂上使用「天使與惡魔對話教學法」,讓孩子在事件當下暫停,召喚出內心的天使跟惡魔互相對話,了解那個總是說「趕快啦!不要想那麼多」、「傷到人又沒關係」的惡魔,就能愈來愈掌控惡魔。
6.找出情緒地雷:跟孩子一起回想整理,在哪些時刻特別容易失控,比方「被同學嘲笑」、「被肢體碰觸」或「被大人警告」等等,了解自己常見反應跟導致後果為何,便更能監控自己的衝動行為。
教養地雷
1.處理衝突事件時,大人不以熱系統回應小孩熱系統,當下不懲罰不講理,不急著判對錯,適度回應感受,反而能使冷系統啟動思考。
2.當孩子情緒恢復、要找台階下,大人要有雅量不挖苦、嘲諷。
3.強制要小孩忍耐,強調「吃苦等於吃補」只會讓小孩的意志疲勞,結果跟「無法等待」一樣不好。

4.大人自己無法自制的部分,不要求孩子要自制,尤其是3C 的使用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